一、茄子准星参数的基础构成
二、灵敏度分档与场景适配
灵敏度需根据地图大小和战斗距离分档:
残局对枪:3.2-3.6,兼顾速度与稳定性
三、预瞄角度与武器特性匹配
不同武器的预瞄逻辑存在显著差异:
冲锋枪(BZG):建议预瞄±8°,配合高倍镜快速跟枪
四、压枪曲线的自定义优化
压枪参数需结合武器后坐力模型:
水平后坐力:冲锋枪需固定0.6°,步枪建议±0.4°波动
五、实战中的参数动态调整
移动射击:灵敏度+10%-15%,预瞄角度+5°
静止点射:灵敏度-5%-10%,预瞄角度-3°
快速跟枪:预瞄角度锁定±8°,压枪曲线延长至3发后生效
灵敏度需匹配反应速度与操作习惯
预瞄角度应补偿武器特性与个人持枪稳定性
压枪曲线需精确控制后坐力补偿节奏
参数设置需经历"测试-验证-迭代"的闭环优化
实战参数应随场景动态调整而非固定不变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茄子瞄准系统与传统瞄准方式有何本质区别
Q2:如何快速验证灵敏度参数是否合理
Q3:不同武器切换时是否需要重置参数
Q4:压枪曲线的延长设置对移动射击有何影响
Q5:是否需要根据鼠标类型调整参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