粒子密度值控制在450-550区间,避免过密影响视线
模糊强度推荐35%-40%,增强烟雾遮蔽效果
移动速度衰减系数设为0.25,确保烟雾飘动轨迹稳定
二、烟雾弹投掷角度与时机
抛物线角度直接影响烟雾扩散范围:
平射(45°)适合中近距离,有效范围约15米
高抛(55°)可覆盖20米半径,配合跳跃投掷效果更佳
低抛(30°)适合狭窄通道,避免烟雾溢出
三、团队协同战术搭配
烟雾弹需与武器特性配合使用:
M4A1-查克搭配烟雾弹,可形成"狙击-掩体-突击"三角阵型
AK47-巴雷特组合适合中远距离压制,烟雾弹负责分割战场
搭配医疗兵治疗位,烟雾可同时保护2-3名队员
四、新版本烟雾特效优化技巧
针对1.6.5版本优化:
动态模糊设置改为动态曲线,避免画面拖影
新增粒子反射参数,增强斜坡地形烟雾效果
粒子消散速度提升至初始值的1.2倍
烟雾边缘锐化值设为18-22,增强轮廓识别
五、高级设置与实战案例
粒子动态模糊:开启后烟雾飘动轨迹更自然
粒子消散梯度:设置0.8-1.2的衰减曲线
颜色偏移参数:增加5-8的RGB偏移值
画面抗锯齿:开启后减少烟雾边缘锯齿
【常见问题】
烟雾持续时间过短怎么办
答:检查粒子消散速度参数,提升至1.2倍初始值
烟雾弹飘动轨迹不稳定如何解决
答:调整移动速度衰减系数至0.25,关闭动态模糊
团队配合时烟雾信号易混淆
答:建立双信号系统(连续点射=安全/长按三秒=撤离)
如何快速识别烟雾轮廓
答:开启边缘锐化参数(18-22),搭配RGB偏移5-8
新版本烟雾特效如何测试
答:使用1.6.5版本专属测试模式,对比不同参数效果
地图高度差过大如何调整
答:垂直落差超过5米时,密度降低10%-15%
烟雾弹与医疗兵配合技巧
答:烟雾覆盖医疗位时,提前0.8秒开启治疗保护
如何避免烟雾弹被无效浪费
答:建立投掷后30秒清场机制,确保烟雾持续覆盖